一、铅中毒,究竟离孩子有多远?
铅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,被广泛应用在各种领域——蓄电池、合金制品、颜料、橡胶制品等……日常生活中的铅污染源,主要有这些:
1.环境中:汽车尾气、工业废气、二手烟等
2.饮食中:爆米花、用多年前的“老方法”制作的皮蛋,因其中的黄丹粉是氧化铅化合物,这是造成皮蛋铅含量超标的罪魁祸首。不过,现代工艺生产的皮蛋一般不用太担心!
3.儿童用品中:劣质的玩具、文具、绘本、餐具等
4.其他物品:部分不合格的涂料、手机壳、儿童化妆品等
二、铅是怎么进入人体的?
铅可以通过呼吸吸入、消化吸收和皮肤吸收的途径进入人体,儿童往往是铅中毒的高危人群,原因如下:
1.爱吃手、爱啃东西
小baby喜欢到处爬、吃小脏手,啃咬玩具时摄入含铅涂料碎片等,面临更大的铅暴露风险。
2.“海拔”低,容易吸入铅尘
铅尘多聚集在离地面1米左右的空气中,与儿童身高及活动范围基本一致,相较于成人来说更容易摄入铅尘。
3.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
儿童的神经系统还处于发育期,保护大脑的“防线”还相对薄弱,使得铅这种“嗜神经毒物”更容易突破防守,进入大脑屏障造成损害。
4.吸收多、排出少
儿童消化道对铅的吸收率远高于成人,而排泄铅的能力却低于成人。
孕妇也要注意,因为铅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,甚至可能发生胎儿畸形、早产等,影响宝宝生长发育。
另外,从事铅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(如铅矿开采、蓄电池制造等)因为长期接触铅,也属于铅中毒高危人群。
三、血铅超标的“求救信号”
1.烦躁易怒、多动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嗜睡、学习成绩突然下滑、反应变慢、头痛。
2.食欲不振、腹痛、便秘或腹泻、恶心呕吐
3.身高体重增长缓慢、面色苍白(贫血貌)、乏力
四、如何保护孩子,远离“铅绊”
1.谨防铅从口入
手指甲缝容易藏匿铅尘,做到勤洗手,清洗到位,定期修剪指甲,保持卫生。
在饮食方面,多吃健康均衡的饮食,如富含铁、钙和维生素C的食物,减少铅在体内的沉积。
2.慎重选择玩具、文具、生活用品
应选购正规品牌,警惕色彩过于鲜艳、使用劣质喷漆或可能含铅的物品。
3.注意清洁卫生
儿童的玩具和用品要经常清洗,保持洁净。定期用湿拖把清理地板,避免扬尘;食品及餐具应加罩防尘。
4.远离“高危因素”
避免到加油站附近、车流量多的马路边、工厂附近散步和玩耍,也要避免吸入二手烟。
从事含铅工作的家庭成员,回家后要注意更换工作服和洗澡。避免将工作服和儿童衣服一起洗涤。
5.定期筛查,早防早治
如果生活环境周围有潜在的铅污染源,或孩子出现腹痛、便秘、注意力不集中、攻击性行为等症状,尽早到医院进行血铅筛查,若发现血铅超标,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驱铅治疗。
医院简介
About Us
•医院电话:023-52222278
•人力资源管理科:023-81751601
•急救电话:023-85877120
•地址:重庆市开州区开州大道(西)123号
•邮政编码:405400